top of page
  • 作家相片禾磊藝術

上半場 #賴映如

賴映如認為人類是生態系的一部份,卻對於生態卻非常不了解,她認為公共藝術可以作為引發人們對於生態環境好奇的媒介與方式,讓人造空間與環境景觀重新詮釋、創造新關係與新溝通。


賴映如以一句充滿詩意的話,開始她的分享:「森林是海洋的戀人」,因為森林產生的所有養分都會回到海洋。人類所生活的陸地在海洋之間,而人類是生態循環體系的一部分,從這個角度去閱讀自然的訊息。


社宅基地有許多老樹,讓建築師很困擾。其實我們對於台灣熱帶雨林的老樹,非常不了解,如果公共藝術可以以藝術的角度去重新了解它的生態棲地,去改變環境來適應它,詮釋、理解他,真的不行,讓他回到森林裡,也可能一個行為藝術,與大眾做一個溝通、對話。


植物是光的子民。光看不到,植物不會說話,但他的影子充滿了故事。不同的植物在不同的季節。沒有一個地方和角度是一模一樣的,環境會說話,都在我們的生活當中。樹的光影打在不同的立面、材質上的表情,可不可以是公共藝術呢?。那建築立面就是公共藝術的載體。在這之上上演的植物光影的故事的變化,可以提醒我們關心我們的環境,引導人類對環境的好奇心。


土壤的豐富機制,和生物的滋長,或許可以透過藝術的翻譯,讓人理解、感動。透過展覽,知道我們的氣候和景觀真是我們的寶藏。賴映如相信,人們一開始對自然感到好奇,一定會深深地愛上。只要愛上,設計師就有機會為環境做出更多元開放的規劃。


自然界裡頭還有很多很有趣東西,例如自然很不自然,例如種子顏色的美麗不是為了美麗而是有生物學上的道理。再看植物園裡的荒廢溫室,裡面就是一個社會,而自然的知性知識,如果藝術和公眾對於環境的理解和保護行動結合在一起,何嘗不是社宅公共藝術可以考慮的良好方向呢?

49 次查看0 則留言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