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HOME to ALL

雖然公共住宅建設在國外各大城市已經行之有年,累積了許多成功案例與經驗,但是對臺灣的社會大眾而言,仍然是一種新形態的變革,公宅的公共藝術也勢必要跳脫過去舊有的思維模式,與時並進,才能回應新時代的需求與期待。禾磊藝術以「Home to All」為題,提出思考公宅公共藝術的五項原則,期許在環境美學與關係美學的交織對話中,形成共創共構的平台,啟動臺北市的城市新文化運動。

fb banner.jpg

公宅公共藝術的原則與核心價值

有機的彈性與模式

城市是有機的,經常處於流動變遷的狀態,我們期待公共藝術具有創造力,能夠對應真實環境的課題。尤其公宅公共藝術要面臨的生活場景,更是十分特殊,只租不賣、居民輪替、跨越社會階級的居住型態,使公宅成為一個多元動態的環境,公共藝術必須思考如何凝聚對家園的想像,以有機的彈性模式應對,不斷成長與代謝。

知識建構與

社會網絡分享

在資訊流通極為發達的當代社會,公共藝術的公共性並不侷限於傳統的實體空間,網路社群也是建構其公共性的重要虛擬空間。在這兩者多重層次與多重節點的界面裡,都市生活的知識獲得與梳理,分享與傳遞,也是公共藝術創造行為的重要支柱。

為他人服務的

價值核心

公共藝術,是為他人而作,從起心動念到身體力行,都是這個價值核心。公共藝術作者以創意為媒介,身處一種中介的身份,不僅在他人的空間領域裡創作,也觸及眾人生命核心的生存與家園意識。是以創作,一方面必須出自於藝術家的自我核心,面對眾人共同生活的場域,以專長付出和發揮。是給予,禮贈,也是服務。

從我到我們

從微觀到巨觀

創作的獨特性從個人出發,是對我們自身與處境正面的深切凝視。藝術家的視點與特殊感受力,對於城市家園的現況回應,也表現出巨大社會結構的現況與一環。即使是從個人立場出發,但對社會公共議題的回應,與眾人處境切身相關,期待在公共的平台上,獲得共鳴,便形成革新的能量。

協作共創

顯現日常生活美學

透過不同體或群體的進駐與互動,讓創意在常規與行事曆的隙縫中,配合著日常工作與生活的節奏作息,透過共同勞動與共同遊戲,匯聚出一種能夠共同理解與交流的生活美學。各種藝術代表不同思維,彼此互相的傾聽與激發,讓理解與同理心萌發,帶來更多包容。

公宅.png

城市新文化運動/

都市設計導向的

公共藝術

公宅的公共藝術,必須與公宅本身的建築設計原則一起共同面對都市設計的重要課題,並更進一步發揮藝術的創造性,耕耘更細膩、更獨特的對話關係,在各個不同層次的都市公共空間或節點,擬定適當的藝術設置策略。在兩者之間,以環境美學和關係美學為概念核心,以共創和共構為實踐準則,創造兩種思維的對話與縫合,在求和不求同,求共鳴不求同調的基礎下,協作共創屬於這個世代,屬於臺北城的家園共感。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