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上半場 #沈伯丞

社宅是一個生命集合體,策展人沈伯丞提出如果將這個空間看作一個生態系,去想像社宅空間可以形成什麼模樣。透過公共藝術引進各種人為製造的生態系,一個擁有植物、動物、昆蟲的小型自然博物館,可以帶來觀看生活空間的不同視角,也可以是凝聚社區共同意識的方式。進一步⋯⋯

上半場 #林長叡

林長叡認為現今藝術的功能性以及表現手法非常多元,發揮空間更大。除了傳統的空間裝置,應有更好的空間場域得以發揮,不重要的空間反而更能體現公共藝術的價值。 首先公共藝術必須針對不同環境設定不同的可能性,並思考到建築的背景與紋理,使整體畫面和諧。再者⋯⋯

上半場 #鄭鴻旗

Maker Space是介於從虛擬到實體的空間,這裡是自學、共學、混齡學習的地方。這是個機器材料的共享空間,也是一個新舊科技混雜的動手做空間。Maker Space重要之處在於自學與共學的交織,社群的回饋共享。古風里小白屋,是里民中心的交流,也是網絡社群的交流之處⋯⋯

上半場 #賴映如

人類是生態系的一部份,但是對於生態卻非常不了解,而公共藝術可以作為引發人們對於生態環境好奇的媒介與方式,讓人造空間與環境景觀重新詮釋、創造新關係與新溝通。

上半場 #彭永翔

彭永翔從設計和編輯的角度觀看社宅公共藝術,並提出對它的想像。首先他認為作品的議題需要敢於挑戰大眾思考的格局,有新的想法並跳脫傳統價值。再者,思及社宅公共藝術和一般公共藝術的差別,他認為形式並非重點,重點是它是否符合居民的需求,城市計畫也能是藝術⋯⋯

上半場 #主持人評論與講者回應

主持人評論 龔書章認為公共藝術是沒有框架的,藝術就是因為沒有界線才能打開清晰的視野,社宅計劃本身也可以被視為一個公共藝術。 龔書章分享他曾參與的審查經歷,其中常遇到較小型的公共藝術案子,如警察局、消防局、衛生局、養老院、醫療機構等,他們因自身背景,直覺無法做公共藝術,而將預...

下半場 #黃姍姍

黃姍姍認為我們生活的行為會影響周遭的人,也會影響到生活的環境。她認為好的公共藝術,創作的同理心與公德心遠比起其表現形式來地更加重要,是為公共性。若是公共藝術缺乏公共性,就只是存在於公共空間的物件,並沒有公共價值。我們不應該以藝術之名破壞環境或是傷害到他人權益⋯⋯

下半場 #李萬鏗

李萬鏗透過分享其工作室藝術參與的五個案例來思考公共藝術參與的可能。透過分享其工作室藝術參與的五個案例經驗來思考公共藝術參與的可能。現今社會當中,弱勢團體常常被排除在公共之外,而三明治工透過藝術參與,讓弱勢團體參與社會,進而引發大眾思考公共的概念,並建立起人與人之間的連結。

下半場 #蔡淳任

蔡淳任從文化統計談視覺與表演藝術的參與率,從表盟今年進行的八場論壇中的意見收集分析顯示,藝術活動的參與取決於過往經驗的好壞。而社會住宅+公共藝術,是另外一種可能的觀眾參與模式,有機會能更讓藝術直接能夠直面公眾,使各類型藝術延展自己的同溫層,進而增加大眾對表演藝術的參與率。

下半場 #方彥翔

方彥翔透過案例重新思考公共性、私密性、規律性、殷勤性、家居性與節慶性的概念,進而提出公共藝術的新可能。公共藝術在社宅完工後要承載、面對接下來才要開啟的生活,公共藝術還必須具有未來性。綜合這些概念,突破我們的封閉,進而達到我們的想望,顛覆我們原有的世界觀。

下半場 #孫育晴

孫育晴以她不同的工作經歷帶出在不同地方、與不同對象藝術參與的經驗,提出她對公共藝術的想法,進而讓居民、藝術家、規劃者不同的想像能在公共藝術中有更好的對話⋯⋯

下半場 #主持人評論與討論回應

主持人評論 龔書章認為公共藝術在法規、招標等比起建築皆更有開放性與自由,定義應更有機會去打破、更有彈性。這場先期公共藝術的論述因此需要被更清晰地看到,並邀建築師來一同參與。 黃姍姍的發表很震撼。身為策展人的黃姍姍,每天都在面對策展、面對藝術家,她的提問是重要的──公共藝術的...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