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壇的下半場由深入參與公宅與公共藝術的中原大學建築系教授曾光宗主持。
【從逛市集到共同組織社區劇場市集】
講者:黃海鳴/臺北教育大學藝設系、文產系兼任教授
首先由長期以藝術經營社區的臺北教育大學教授黃海鳴進行演講,他在城南有十多年封街舉辦創意市集的經驗,然而這個創意市集其實並不只是創意市集,而是許多獨立出版、做柔性社會運動的組織集結在一起,與社區連結非常密切的活動。黃海鳴提到臺北市大規模的公宅若能有傑出的建築體,形成新生活聚落,包含足夠的綠色公共空間,以及既融合又凸顯居住環境的公共藝術,整個臺北市將呈現出很不同的風貌,但其實群體關係才是重點,核心考量應該是內部的人與人的關係,以及內部的人與外部社區的人或組織的關係,在公共藝術設置之前與設置之後,都需要更長時間的經營。而且公共住宅對於外部之社區環境、產業、社福機構以及相關社群,要有相當仔細的認識,才能持續細緻地進行長期合作,公共藝術設置需要一種節奏性周而復始的推動,也需要留足夠的基金,作為後續必要工作的使用。此外,應該善用年輕居民的力量,創造誘因及機會,讓年輕居民的集體能量能對社區有些貢獻,也讓他們在做中學習與成長。而公宅也應該積極對周邊表達善意及合作意願,釋出善意分享空間及藝術節慶活動,去除疏離感或入侵感,與更大範圍的社群形成共生關係。社區中會需要由多元居民組織的永續中介機制,透過各種親民的活動經營社區需要,這也是集體培力的絕佳機會。以過去十幾年在城南舉辦的市集為例,人與人的關係非常好,產生良性的社群互動,後來逐漸發展出獨立出版,以及既有趣又有行動力的社會組織,以市集作為平台,與周邊產生串連作用。在公宅場域中,可以運用連結內部與外部、具開放性的公共空間,讓原本不認識的人聚集在一起,給居民進行共創活動的場所,必須有高度的靈活性,以居民為使用主體,提供充分的自由與彈性,以容許居民大尺度的集體遊戲、工作、創造的機會。在居民進駐初期,可由公共藝術團隊量身規劃文藝市集活動,吸引居民走出家門、認識鄰居、結交同好,也會刺激社區各種組織形成,成為改變環境的開始。重要的是興趣誘發與培育組織,一開始時更需要邀請社區現有的團隊參與,與外部專業團隊活動調配適當比例,讓社造,社服、教學產業、藝術、文創、圖書、獨立出版都可能進來,增進與外部社會的互動合作,也是社區內部組織培力。在輕鬆分享又具知識性的活動中,以綜合方式討論社區議題,表達對於社區未來公共生活的想像,也就是所謂的社區劇場。從專業外力協助趨向居民組織自主治理,從市集到獨立出版到社區劇場的活動規劃,是指向一個持續增進相互認識、社區認同、擴大周邊區域交流,以及學習協力解決問題,甚至創新的團體相互培力的過程,公宅數年更替的居民形態,更需要可多次循環與連續性的活動介面,甚至可以先行於硬體設置之前,有助於先建立起新社區與既存社區的正向關係。
【社會住宅公共藝術之討論】
講者:禇瑞基/銘傳大學建築系專任副教授
綜合座談的第二位講者,為對公共藝術長期深入參與及研究的銘傳大學建築系副教授禇瑞基,他首先指出公宅公共藝術需先釐清是誰住在這裡,公宅入住者的流動性很大,社會階級性也相當複雜,但這不一定是負面的,人與人之間的連結也許會產生新的可能性,但公宅的營運型態無前例可循,勢必還需要很多測試與調整。過去在臺灣1%公共藝術的執行歷程中,出現了一些問題,例如民眾參與通常只是聊備一格,對話與連結經常隨著計劃結束也畫下句點,臺灣其實有足夠的專業者,只是好的公共藝術需要來自三方(興辦單位、委員、藝術家)的良好合作關係。而公宅公共藝術最重要的是像海德格所說的建立橋樑,思考如何越過隔閡、建立關係,也需要像海德格所說的槌子,我們平常就拿槌子來用不會特別注意,直到有一天發現只有槌頭,木柄不見了,才會意識到木柄的重要,公共藝術應該一開始就在旁邊服務我們,如同燈、景觀、街道傢俱、鋪面等,是自然而然的存在。建立關係的方式有很多種,例如交換是一種方式,有一個計畫是藝術家邀請居民帶家裡的杯子來參加,藝術家透過訪談後會為居民做一個馬克杯還給他們,展現這個家獨特的歷史;也有藝術家回溯住戶過去搬家的經歷,將個人遷徙史製成小冊子並舉辦展覽,讓社區產生對話。
但公共藝術對社區真的會產生好影響嗎?依據耶魯大學醫學院的四年研究與追蹤計畫,顯示出的結果確實是正面的,令人感到相當振奮。
禇瑞基認為公共藝術在公宅中有三大重要議題需要處理,第一是創造認同感 (Branding),藝術應該成為社區共有的正向能量的推進力量,營造內部的凝聚力,第二是增進社會流動,第三是建立與外部的連結,臺北公宅公共藝術若能夠將執行時間拉長,有機會發展出很好的連結,包括藝術家、藝術團體、慈善團體、教育機構、宗教團體、在地組織,也許還能催生尚不存在的公宅社團。透過藝術,我們可以發現自己與社區及環境的關係,與其他人群的關係,為自己打開一扇窗,與世界展開對話。
【藝居 — 家的進行式】
講者:熊鵬翥/帝門藝術教育基金會執行長
第三位講者為帝門藝術基金會執行長熊鵬翥,帝門以「藝居」為策展主題,邀請20多組藝術家團隊在5個公宅基地,為臺北公宅公共藝術這場都市文化運動首開先鋒。如同前面幾位講者皆提及延續性的重要,熊鵬翥亦認為如何讓公共藝術開啟的互動與連結不是在計劃結束後隨之結束,而是在結束後繼續下一個階段生命的開始,是公共藝術團隊的一大挑戰。「藝居」這個主題在談家的進行式,入住者如何共同營造屬於自己的第一個有歸屬感的住居,不只是物理的空間,也是心靈的歸屬。過去對公宅的許多批評,如殷寶寧老師所說,社會溝通嚴重不足,是目前推動公宅的關鍵困境之一,以公宅建設已有的前置溝通與準備為基礎,公共藝術團隊仍需要更多的溝通。
這個計畫強調以人為本,談的是居住倫理,牽涉到內外的人際關係、自然與社會的環境、公共性,以及最重要的目標為生命倫理。在這樣的概念下,發展出藝術行動、駐地創作與永久作品等三種類型的公共藝術,希望彰顯出居住活動在行為、社會經濟、教育、文化上價值創造的積極面,同時呼應關係美學的概念,藝術就是一個會面,透過藝術創造關係。「藝居」公共藝術計畫希望能夠化區與點綴為城市平台,公共藝術就是平台、橋樑的角色,創造溝通的平台;希望資源能延續,社區活動能夠產生永續的效能。
綜觀論壇上半場與下半場充實的發表內容,坎道爾.亨利帶來的國際案例分享充滿了啟發性,令人深入思考公共藝術在都市環境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對社會能夠造成的影響力,已經遠遠超過狹義的藝術作品之功能,擁有更多的可能性。林洲民前局長對臺北公宅精闢的說明與講解,對於接下來公共藝術如何進入公宅,如何與公宅既有的硬體與軟體銜接,也提供了非常有幫助的方向指引。黃海鳴老師則點出了公宅的新社群可能產生的問題,思考公共藝術時必須帶入外部關係的觀點,透過社區參與與活動,才能讓內外社區有更好的互動與共生關係。褚瑞基老師強調以人為本的概念,分別從公共藝術的理論面和執行面切入,穿插國內外精彩的案例分享,帶來許多省思,也提醒我們眼界應該要放得更深遠。熊鵬翥執行長身為臺北公宅公共藝術的前鋒,面對五個特性不同的基地,接下來要展開一連串的藝術行動,期待在這個新的平台上創造新的典範,實踐社區培力與產生更強大的動能。
在論壇的尾聲,所有講者接受現場觀眾的提問,首先是來自信義區大道里發展協會成員提出對於改善社區環境的期待,林洲民前局長回應時提到大道里是在廣慈博愛公宅附近四個里其中之一,每個里都有不同的意見,社區內哪些地方需要美化,哪些地方應該被保留,應該要考慮清楚,若發生該留下的特色卻被不當美化,反而會造成遺憾。第二位觀眾提出了公宅內高齡者與社會弱勢族群的議題,希望看到關注這些人的草根型藝術計畫,熊鵬翥執行長指出在邀請藝術家進行公宅公共藝術計畫時,會依據社區屬性、藝術家過去創作的特性、溝通能力等進行挑選,但參與式的計畫變數非常多,包括藝術家、行政機關與社區需要建立信任才能完成。坎道爾.亨利則回應說在紐約曾進行過一個嘗試,讓藝術家進入市政府工作,讓藝術家能夠在公共政策上產生一些真正的影響,同時在思考民眾參與計畫時,高齡社區與年輕世代會需要不同的溝通方式與媒介。最後有一位觀眾詢問公宅是否會有預售制度,林洲民前局長說明臺北公宅只租不售,因為居住者沒有所有權所以依法不會成立管委會,但都發局會建立一個類似管委會的組織,可以提供意見協助公共藝術的執行。回到「臺北市公共住宅公共藝術先期策劃案」的初衷,是希望有所突破,激發未來參與的想像力,不只在基地內,還要在基地外,也許透過公共藝術可以將公宅與周邊的公園、天橋、路燈、街道家具等串聯起來,這是一種可能性,也許臺北也可以做出像(德國卡賽爾)文件展一般令人驚豔的規模,希望公共藝術的概念可以帶領臺北開創一個全新的局面。都發局副局長王玉芬也特別表示,都發局有企圖心和想法要讓臺北公宅的公共藝術不同於以往,的確有一些法令限制難以突破,但可以對未來法令的機制提出建議,期待未來持續與大家進行討論與交流。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