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長:孫啟榕
組員:沈伯丞、張柏韋、陳青琳
這輪討論了城市策略的都市設計導向、社區公共空間及城市生態保育。原有議題講的是實體空間操作,這組做了更整體的討論。
台北盆地的環境,四周山系圍繞,淡水河、基隆河、景美溪流經,交織出新/舊市區、城市/自然、河/山等不同交界。社宅公共藝術在這個環境關係中,如何處理、產生新的創作?他們提出幾個不同的主張。
1. 「社區就是一個生態系」
組員提出「社區就是一個生態系」觀點,重新看待都市策略的架構,城市策略是為了未來的機制,「面對未來的可能」是城市策略的重要課題。現階段的自然資源幾乎用盡,社會已經沒有任何「Nature」,不應以高齡少子化來劃分未來城市的趨勢,而是思考要教育什麼、如何形塑下一代。如果提不出讓地方變得最好的提案,也許應適度的「留白」,保留一個課題給下一代,我們無法解決每個課題,相信年輕人並期待他們做出最理智、負責的決定。
2. 運用傳統「廟埕」的概念,看待都市設計、社區公共空間以及城市生態保育的子議題。
廟埕是臺灣獨特的信仰空間,也是凝聚地方向心力、公共認同的空間。
將社區看作一個生態系,針對不同社宅基地的自然生態、地理、水文,進行歷史性與記憶性連結,透過人為規劃與社區參與,在社宅空間重新創造出一個人為生態系,成為社區的「埕」,是在地的精神據點、生活交流空間。 如此,社區創造公共藝術的同時也在創造公共空間,來凝聚地方意識、公共認同。
反思現代臺灣都市設計充滿西方性規劃,能否以「埕」的概念,重塑建築空間,進一步創造獨特的城市意象。
3. 榮譽與尊嚴的建立
面對社宅住民六年循環的狀態,社區榮譽感與尊嚴要建立在什麼地方?以下分享兩個案例:
民生社區有一個內部網絡,是在地養狗人為寵物設立LINE群組,他們互相關心,建立良好溝通機制,感覺彼此被連結,有共同的信仰。我們期待公共藝術可以是建立整個城市榮譽感、尊嚴和認同的開端。
西元2000年左右,北投優雅路邊的樟樹群,因為馬路建設影響生存,當時地方為了樹的存活做了很多照顧。一位日本的社造老師來到這裡,認為如果對待一棵樹可以如此,更何況人。社區應該為這件事感到驕傲。
總合上述主張與案例,孫啟榕認為城市策略應該往人的方向前進,城市策略不是見樹不見林,是看到在課題背後的人,並相信他們。
補充成員討論內容
公共藝術能否回應臺北盆地的環境生態?舉外雙溪的「少少感覺實驗室」為例,以建構在山邊的藝術空間,舉辦藝術活動,吸引市民走進郊山,帶領人們認識環境。
如畫一張臺北盆地的剖面圖,可見河流─大同萬華舊市區─中正大安高樓─信義101─南港山系(詳手繪剖面)的都市結構,臺北市社宅位在新/舊城區、河/山等不同交界,公共藝術如何回應這樣的環境關係?
都市熱島效應,市區增溫快,臺北的風沿基隆河由東北吹向西南,上升的熱空氣南飄被二格山擋住,暴雨下在城南、中永和及新店一帶,是往後要面對的極端氣候狀態。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