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 作家相片禾磊藝術

第二輪 #公民社會

組長:林書豪

組員:吳俊毅、陳姵潔、景雅琦



第二輪討論提及社宅公共藝術在公民社會幾個面向。


第一,多元社區參與,如透過市集來串聯在地與外來的人們,讓在地居民跟外來民眾創造連結。


第二,藉由社宅公共空間,提出使用者介面的實驗與推廣。例如:遊具的設計開發,由住戶的使用經驗,累積反饋資料,作為臺灣公民社會未來遊具開發的參考。

此外,社宅公共空間也可能是社區客廳,不只供社宅居民使用,也服務周邊居民。如托育、托老等設施。這些空間如何符合公共藝術方式呈現,是可以思考的地方。


第三,社宅公共藝術可能是社區培力的育成基地。社宅的居民是流動的,但周邊社區是相對長久的,從另一面向思考,不一定是社宅提供地方資源,而是地方滋養社宅。舉例來說:地方有豐富的田野故事,而社宅公共藝術成為一個中介,讓藝術家轉譯地方文化內涵,產出戲劇作品。社宅也可以是臺北市的社區培力中心,當居民離開社區後,可能成為下一個社區培力他人的角色,持續擴大培力動能。


其它組員補充,現在社區已經有社區大學和社區規劃師,但可能限於政策等因素,只著重於某些議題,也許透過藝術家的眼光觀察,可以找出隱藏性的議題,讓不同社會議題得以在公共藝術這個平台被傳達。


另外,關於地方內容精緻化,舉新店的下城社區為例。當地高齡化嚴重,社區劇場老師帶領高齡者演出自己的故事,雖然他不是很會表達,但透過社區劇場,幫助社造者了解他們過去的生活經驗,未來其他的工作者也可以此為基礎,轉譯出精緻的戲劇作品。


19 次查看0 則留言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