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展人黃姍姍以身為城市住民與地球公民的身份來回應今日的議題。首先透過生活中的例子告訴我們生活的行為會影響周遭的人,也會影響到生活的環境。她認為好的公共藝術,創作的同理心與公德心遠比起其表現形式來地更加重要,是為公共性。若是缺乏公共性,就只是存在於公共空間的物件,並沒有公共價值。
黃姍姍舉丹麥藝術家Olafur Eliasson在2015年巴黎氣候變遷高峰會時的作品──Ice Watch──為例。Eliasson將 12塊因地球暖化而碎裂的大冰塊排置於巴黎廣場成鐘面的樣貌,人們可以接觸到平時碰觸不到的冰塊,聽到冰塊溶解的聲音。這件作品具象化地球緩化的事實,提醒我們人類的行為是如何影響環境。
她認為公共藝術是關懷我們共同的環境做為出發點,不管是我們的社區或是我們的地球。我們不應該以藝術之名破壞環境或是傷害到他人權益,她提出「不作為也是一種藝術」做為回應台灣缺乏公共性、破壞環境的公共藝術。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