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 作家相片禾磊藝術

上半場 #彭永翔

彭永翔以一個編輯的經歷,從設計媒體角度看社宅公共藝術,以三個層面來討論社宅公共藝術:

(一)身為編輯如何思考公共藝術

(二)案例分析

(三)結論/提出想像


(一)身為編輯如何思考公共藝術

詢問1:怎麼樣才是好公共藝術

他從以下兩個面向思考這個問題

1. 作品議題與形式

● Lewis Biggs提出好的藝術具有敢挑戰大眾思考的格局

● 南條史生認為藝術真正定義不是外表美觀問題,而是它必須有新的想法,而這些新的想法必須跟現在社會傳統價值觀有所不同

● Daneil Buren認為藝術品不一定要引起衝擊,但是一定要提出一些疑問。否則一般人經過它而無視它,是沒有意義的


2. 社會性

公共藝術是否需要具備社會性

● 南條史生認為參與式設計不一定是標準答案。他認為如果藝術將社會的邀請做為首要目的,最後藝術就會失去他存在的理由,即失去藝術的純粹性。

● 康旻杰另一方面則說公共藝術必須具配高度的社會性,讓民間的參與能量與藝術創作互相激盪,召喚藝術的公共性


詢問2:社宅公共藝術和一般公共藝術的差別

受眾鎖定為社宅住民與周邊住民,因此必須與他們產生關係,而這個關係必須是很深厚的。


(二)案例分析

1. Project row houses

● 最初目的為修繕老房子,將它們改造為畫廊或是藝術家駐村基地

● 但是在長期待在這個地方後,發現那裡有很多年輕、單親的未婚媽媽,因此這個團隊發起:年輕媽媽駐村計畫(YRP)

● YRP提供就職課程以及一年居所,而這些年輕媽媽反之需要協助這裡營運

● YRP的營運資金來自政府與企業的補助


提出:公共藝術是否也可以成為社會的有機體

公共藝術不一定要是具體的作品,也可以是永續的文化事業。


2. Granby Four Streets, Assemble

Assemble (2015 turner prize winner)是一個跨領域工作團隊,其所有作品都是把參與式設計放在裡面。

Granby Four Streets的重新改建 (最有名的計畫)

● 社區需要公共空間凝聚共識感

● 挑了兩棟最差的房子變成花園(利用殘破屋瓦等劣勢成優勢),並邀請當地居民一起種植植栽

● 10 houses on Cairns Street——修繕10棟老屋,讓它是負擔地起的房子 (一半為出租£498 for rent/£99,000 for sale)

● 成立了工作坊,利用周邊廢棄老屋磁磚Up-cycle/recycle再製成室內裝飾等


如此的社會設計有囊括當地文化於其中


(三)結論/提出想像

以上的敘述看似著重在社區營造、社區設計,不像是公共藝術。重點即是形式不重要,藝術是沒有框架的,重點是它是否符合居民的需求。


2015年有人質疑為何Assemble這樣的設計團隊可以得獎時,評審Alistair Hudson說:「再什麼都可以是藝術的時代,為何城市計畫不能是藝術。」


期望公共藝術在議題上可以勇敢批判,但是在批判和衝擊反感中藝術家要有其拿捏;形式上公共藝術可以更自由;如果為了讓藝術家或事社會設計團隊建立與社區的深厚連結,希望法規上可以跨越過時間的限制。

37 次查看0 則留言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Comments


bottom of page